top of pag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X
  • LinkedIn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市場的 7 大常見錯誤

已更新:10月19日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為何外國創辦人在香港容易失敗?


香港以低稅率、地理優勢及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吸引無數外國創辦人。然而,許多初創與中小企在早期階段便遭遇挫折。若未深入了解香港獨特的市場生態,便容易導致資金浪費與機會流失。透過剖析這些常見錯誤,創辦人可更聰明地制定策略,避免重蹈覆轍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一:把香港視為通往中國的捷徑


許多創辦人將香港視為進入中國內地的跳板,並誤以為兩地市場可共用策略。事實上,香港的法律制度、消費文化與語言環境皆與內地大相逕庭。例如,超過 88% 的香港人以廣東話及繁體中文為主要語言,而內地則以普通話及簡體中文為主。


法律體系方面,香港採普通法(Common Law),內地則屬大陸法(Civil Law)。香港消費者雖國際化,卻極重視本地文化契合。若沿用內地策略,往往會導致反應冷淡與資源浪費。


避免方法:

把香港當作獨立市場,為其設計本地化計劃尊重廣東話文化、消費心理與法律架構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二:忽視行業法規與合規要求


香港以「營商便利」著稱,但這也常誤導創辦人認為所有行業皆可輕鬆營運。實際上,不同行業有特定的牌照與規範:餐飲業需食物及酒牌、醫療與健康品牌須產品認可、科技公司申請ITF資助時亦須遵守嚴格合規。


以酒類為例:香港對酒精濃度不超過 30% ABV 的飲品徵收 0% 稅率;但對超過 30% ABV的烈酒則實施雙層稅制:每瓶首 HK$200 進口價部分課 100% 稅,其後餘額課 10% 稅。而內地對同類烈酒(如威士忌、白蘭地)則徵收約 55% 的綜合稅負(含關稅、消費稅及增值稅)。忽略此差異會導致延誤、罰款甚至聲譽損失。


避免方法: 

預留時間與預算處理法規與牌照,聘請熟悉行業規定的本地顧問協助啟動前審查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三:忽略語言與消費心理的本地化


許多創辦人以為香港是國際城市,英文足夠溝通。然而,超過90%的人口以廣東話為母語,繁體中文仍是公共溝通與行銷標準。僅以英文推廣難以建立情感共鳴。另一誤區是過度依賴 AI 進行本地化,忽略人類語感與文化脈絡


例如,NoLemon初期以 AI 翻譯 App 內容,結果出現繁簡混雜、用詞不自然的情況,最終仍需人工修正。根據 2024 年香港消委會調查,超過85%的消費者偏好以繁體中文觀看廣告


避免方法:

採用雙語品牌策略。以繁體中文建立親切度、以英文保持專業形象。尊重節慶、地道語氣與文化細節,並結合AI效率與人工審核確保真實共鳴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四:未驗證產品市場契合便承租高昂商舖


香港商業租金高居全球前列,許多創辦人為追求「形象」而過早租用黃金地段,但若未獲市場驗證,很快會導致資金流失。許多餐廳與精品品牌因租金壓力過大而一年內倒閉。


避免方法: 

採用精益模式。先以Pop-up、共享廚房或短期租約試水,再根據成果擴張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五:誤以為經銷商會承擔行銷風險


外國品牌常誤信經銷商會全權負責市場推廣與銷量。


實際上,除非品牌具全球知名度,經銷商多僅負責物流與通路。若品牌未主導推廣,產品即使上架亦可能滯銷。早期市場動能決定品牌能否存活。


避免方法:

把經銷商視為銷售促進者而非品牌建設者。品牌方應自設行銷預算規劃活動KOL合作與消費者推廣,明確分工、共同投資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六:低估人力與合規成本


外國創辦人常忽略香港的人力法規複雜性。強制性公積金(MPF)、法定假期與保險等都會增加人事成本。若未依法繳交MPF或提供假期,將面臨嚴重罰則。


例如:未按時提交MPF紀錄可被罰款最高HK$100,000及監禁6個月;違反假期條例可被罰HK$50,000。部分創辦人甚至誤用「At-will」合約,導致勞資糾紛與巨額賠償風險。


避免方法:

熟悉本地勞工法例並將人事成本納入財務預算。確保MPF、假期與合約完全符合法例,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待遇以吸引人才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錯誤七:低估市場飽和度


香港市場雖小但極度競爭。從手搖飲到健身品牌,任何成功概念都會迅速被模仿。外國創辦人若只憑品牌信心進入,往往被市場淹沒。


避免方法: 

進行競爭分析,識別對手優劣勢並據此制定策略。資金雄厚者可透過規模攻勢取得市佔,但多數品牌應採取數據驅動的差異化行銷策略。這正是顧問服務的價值所在:協助解讀市場、設計實戰策略與持續優化方案,確保品牌在飽和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
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2025|市場本地化與法規策略|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

結論:以策略取勝,避免昂貴錯誤


香港是亞洲最具吸引力、但同樣要求嚴苛的市場之一。成功不只靠熱情,更需要紀律與策略。創辦人必須理解香港是獨立市場,遵守法規、重視本地化、控制成本並建立持續行銷動能。人力與競爭策略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核心。若能避開以上七大陷阱,並結合專業顧問支援,外國創辦人將能在香港穩健擴張,並以此為亞洲區的跳板。


下一步: 

想在不踩坑的情況下進入香港市場?立即預約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 免費市場諮詢


延伸閱讀






常見問題:外國創辦人進入香港的 7 大常見錯誤


Q1:外國創辦人在香港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?

未明確界定理想客群(ICP),導致策略錯配與行銷浪費。

Q2:為何忽視合規風險極高?

法規疏忽會導致延誤或罰款。必須在專業法律指導下進行規劃。

Q3:品牌本地化有多重要?

極為重要。忽略本地化的品牌通常採用速度慢、採用率低。

Q4:沒有本地顧問能否成功?

雖非不可能,但難度極高。本地顧問能提供文化與實務知識,加速落地並減少錯誤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