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社交媒體行銷指標 2025:廣告、Reels 與網紅合作全解析
- Chloe Kan

- Sep 10
- 5 min read
Updated: Oct 19

以本地視角規劃,而非全球平均值
香港是一個以手機為核心的高滲透市場,擁有 615萬社交媒體帳戶(滲透率83.1%) 及 710萬網民(滲透率96%)。全球平均指標並不適用於這裡。若要準確預算與執行,品牌必須掌握香港本地的社交媒體數據基準,特別是在廣告投放、短影音與KOL合作方面。
由於TikTok已在香港被禁,其廣告觸及雖仍存在(約13.9萬名18歲以上用戶),但實際影響有限。短影音的真正戰場在於 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 及小紅書(RED)。針對這三大平台進行本地語言化與創意策略,是 2025 年成功的關鍵。

2025 年香港主要社交平台概況
YouTube 廣告觸及率:
約 615 萬(幾乎覆蓋所有社交媒體使用者)
Instagram 廣告觸及率:
於 2025 年初季度增長約 10 萬
Facebook 廣告觸及率:
穩定略升 (YoY)
LinkedIn:
約 380 萬會員(B2B潛力強)
TikTok:
約13.9萬成人觸及(相對次要)
分析:
香港社交媒體廣告數據指標(範圍值)
說明:
成本會因行業、目標與創意內容而異。此數據應作為診斷起點而非保證。由於香港市場受眾小而富裕,廣告成本常處於全球平均的中高端區間。「信心指數」代表各項基準數據的可靠程度:高=基於官方或經驗證資料,中=來自業界資料集與全球平均值套用至香港,低=僅為方向性估算,香港數據有限。
商業洞察:
若Facebook CPM為US$8 - 10,以 HK$50,000 預算可獲約 45 萬曝光。若 CTR 為 1%,約為4,500 次點擊。以此方式規劃能更清晰對應ROI與投資回報。

Reels 與 Shorts 在香港的實際表現
全球數據顯示,Reels 與 Shorts 的互動率明顯高於靜態內容。在香港市場:
實用重點:
請將 Reels 與 Shorts 視為媒體組合的核心元素,而非實驗項目。
實例:
某餐飲品牌連續三週每天上載繁中字幕 Reels,比純英文版本的完播率高出1.8倍,證明本地化內容可直接提升 ROI。
小紅書(RED)在香港的角色
小紅書正迅速成為香港的生活與決策平台,尤其在餐飲、旅遊、美妝領域:
內容形式:
教學文、真實評價、UGC內容主導。
語言趨勢:
以簡體為主,繁體用於本地化區分。
廣告形式:
信息流、關鍵字推廣、品牌帳號曝光。
建議:
小紅書適合作為 KOL 種草+表現媒體(Performance Media)混合策略的一環。

2025 香港網紅 KOL 報價參考
網紅行銷仍是香港行銷活動的核心。以下為靜態貼文(每篇或合作單位)的香港報價參考範圍:
補充說明:
交付項目、授權與排他條款可影響費用 30 - 50%。Reels/Shorts 影片通常較靜態貼文收費更高。建議明確定義內容使用權(包含推廣與白名單授權)。
商業洞察:
一位收 HK$5,000 的微網紅拍攝 Reel,比起花 HK$20,000 測試 Meta 廣告更具成本效益,尤其當該內容可二次使用作推廣時。
法律與合規指引
《商品說明條例》(第362章):
規範誤導性陳述;未披露贊助帖可遭罰則。
《個人資料(私隱)條例》(第486章):
管理廣告定位與資料使用。
最佳實務:
必須標示#ad/#贊助,並確保受眾資料經同意使用。

預算規劃與測試流程
21天測試計劃:
每平台分配 HK$20,000 - 50,000 預算。
追蹤指標:
CPM、CTR、完播率、轉換率。
診斷邏輯:
CPM高 → 擴大目標或更新創意。
CTR低 → 改善開場吸引與受眾設定。
完播率弱 → 縮短影片或加入字幕。
商業洞察:
按此診斷流程能節省20 - 30%測試成本,提升預算效率並減少浪費。

香港社交/廣告媒體組合例子
D2C/零售品牌:
IG Reels +小紅書種草+Meta 再行銷。
B2B/SaaS:
LinkedIn 開發潛在客 + YouTube 再行銷 + 創辦人 Reels。
旅遊/餐飲品牌:
小紅書+IG 網紅合作+Shorts 推廣。
案例:
某五星級酒店結合小紅書種草與 IG 網紅合作,比單獨投放 Meta 廣告提升 40% 互動率。
結論及下一步
以香港本地數據為基準能提升專業度與決策信心,將成本與 ROI 明確對應,有助於有效擴張預算與成果。
下一步:
下載《香港社交媒體行銷指標試算表2025》或預約【尋】牧 Mr. Discovery 的 免費成效規劃諮詢。
延伸閱讀
常見問題:香港社交媒體行銷指標 2025
Q1: 香港平均 cost per click (CPC) 是多少?
Facebook 與 Instagram 廣告平均 CPC 約為 HK$4 - 8,視行業與目標而定。
Q2: 哪些社交平台在香港最受歡迎?
Instagram、Facebook 與 YouTube 仍為主導平台;Threads 在 Z 世代中增長快速,LinkedIn 則於 B2B 領域表現突出。
Q3: Reels的表現是否優於限時動態與靜態貼文?
Reels 平均互動率比限時動態與靜態貼文高出1.5 - 3倍,是 2025 年的核心內容形式。
Q4:KOL 在香港行銷中扮演什麼角色?
KOL 在品牌可信度與覆蓋上至關重要。微型 KOL 的真實性與 ROI 往往高於名人合作。
